瞭解戲曲,聆聽中國聲音

言之不足,則歌之。我們透過歌唱傳遞著情感,在激盪不絕的綿延中成了詩、成了曲、也成了戲。那聲音迴響在廣闊天地,落在細柳清波的江南被佳人才子的明眸秋水婉轉成了柔糯崑曲落;落在塬風縱橫的西北被赳赳老秦的不折硬骨嘯吼成了熾烈秦腔;落在峰嶺雄奇的川渝被摧山壯士的包容進取揉納成了百變川劇。京劇、越劇、黃梅戲、藏戲……城市曾將“不同”磨滅,但聲音又將“不同”喚醒。錯落的音符聲調中是一方住民與一地景物的對話風物養人、人唱風物在千年傳承中聆聽,那屬於中國的聲音。

崑曲
良辰美景奈何天,賞心樂事誰家院?
臺上輕盈的水袖如流水般吟唱著古老而優雅的情歌。崑曲的腔調柔和細膩,慢慢吞吐,細緻入微,因此被稱為“水磨調”。從江南庭院深處吹來的清風,化作了湯顯祖的文字。每一個初次接觸崑曲的人,都會像杜麗娘遊園時那樣感嘆春色的迷人。如果不親身體驗,又怎能知道其中的美好呢?儘管美好無處不在,這一切都源自江南。崑曲起源於蘇州,逐漸傳播到整個江南地區。在那水鄉,蜿蜒的石橋和寧靜的小巷,瀰漫在城市中的水汽和書香,使這裡孕育出的文化浸透著寧靜與內涵。聽著搖櫓聲醒來,伴隨著夜雨敲打荷花入睡。飲過桂花酒釀,嘗過雪花蟹鬥,似乎只有江南人能體會這份情感。經過四百年的歲月,這古老的故事依然在這片土地上傳承與歌唱,因為他們最懂得,絕不能辜負這如花般的美好和匆匆流逝的時光。

秦腔
八百里秦川揚起塵土,三千萬陝人齊聲高唱秦腔。秦腔不僅僅屬於陝西,它已經在西北大地上響遍各地。關中方言流露出激昂和剛強的韻味,梆子的敲擊聲和鑼鼓的節奏交織在一起,高亢的唱腔如同行雲流水,與崑曲的柔和對比鮮明,宛如天地兩重。只有咆哮才能體現秦腔的豪邁,才能與傳承秦漢風韻的人們的內在驕傲相匹配。陝西省西安市的中軸線兵馬俑。秦腔的舞臺是遼闊的西北,這裡有黃土、高山和平原,演員的身體裡流淌著高原的狂風、山嶺的巨石和河流的波濤。
一踏入三秦大地,彷彿看盡千年的歲月。品一碗油潑辣子,飲一口西鳳美酒,西北人將辛辣與酒香融匯成心中的豪情,發出高亢的秦腔,震撼著八百里土地。他們堅信,無論世事多麼艱難,都能像秦腔一樣豪邁,迸發出無盡的生命活力。

川劇
變臉在川劇中就像噴火在秦腔中一樣,是其招牌技藝和絕活。每當這些絕技展現時,觀眾總是人山人海,座無虛席。隨著面頰上不斷變化的臉譜,演員們將內心的情感一一表達出來。這種將內心感受具體化的方式,在悠揚的唱腔中生動地體現了劇中的悲歡離合,同時也展現了川渝地區獨特的詩意與浪漫。隨著清代“兩湖填四川”的大規模遷移,各種戲曲聲音不斷湧現,川劇的形成正是融合了眾多風格。這種包容的特質,恰好與這片土地和這裡的人們相契合。從宏觀來看,蜀地的山水壯麗,霧氣籠罩著重慶。川渝地區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,依偎在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壤中,同時還延伸到重慶東部的山河起伏。從微觀來看,火鍋中的毛肚、黃喉、鴨腸,令人難以忘懷的耗兒魚,各類食材在熱騰騰的湯汁中翻滾交融。

藏戲
你還記得家鄉的聲音嗎?
是藏戲的神聖,飄蕩在青藏高原雪落的靈湖,伴隨著虔誠信徒的誦經祈願,隨風散佈在雪山和草原之間;還是京劇那抑揚頓挫的韻律,演繹虞姬自刎的悲壯,舞動貴妃醉酒時的萬千愁緒;又或是纏綿動人的越劇、神秘華美的儺戲,以及深情款款的黃梅戲……
這些古老的聲音,承載著自然和居民的滋養,喚醒了城市中被抹平的“不同”。在一代又一代的傳唱中,它們深刻地影響了當地的文化和性格。其實,這些聲音早已紮根於每個人的血脈中,若俯身傾聽,定能感受到那不斷湧動、獨一無二的中國聲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