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養生的核心不過七點,做到了,你就是養生高手!

  • Reading time:2 mins read

提到中醫養生,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的,是長輩朋友圈裡層出不窮的養生文章,或是書店裡隨處可見的養生書籍。雖然養生方法有千百種,但中醫養生的核心其實就是看似簡單的幾句話,而具體的養生方法只是為了到達“羅馬”的條條大路。只有把握住了最終目標,我們所做的養生保健或是針藥治療,才是在向著正確的方向努力。養生的核心到底是什麼?一起了解!

《內經》首先提出虛邪賊風,避之有時”作為健康長壽不可缺少的條件。張景嶽稱為“治外之道”。因人要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,故而養生活動要求隨自然界陰陽消長變化規律進行。

02 內養正氣

心神健旺,則五臟六腑及所有的組織、器官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,身體才能健康,壽限才能綿長。否則的話,六神定無主,臟腑處於一種混沌狀態,自然命懸一線。

03 節制飲食

《內經》提出“食飲有節”“節”即有節制、適量為宜。不加節制,就會導致疾病。《素問·痺論》雲:“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”當飲食以倍量增加或暴飲暴食,就會發生腹脹、嘔惡等消化道疾病。

04 勞逸結合

人只有充分勞作,才能獲得健康的心身。但這種勞作也是要有自我節制的,需要進行自我控制。勞作的時候,要讓人體運動系統興奮,而不是疲倦。

05 起居有常

起居有常是中國古代養生學的重要範疇,是強身延年的重要途徑。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作息有時間、活動有節、勞逸適度及順應天時等環節。也就是要按照正常範圍、限度來安排起居。

06 德全不危

《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雲:“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。德全不危,即養生之道完備 而 無偏頗。這是 講 健 康 長 壽 的 根本,是養生的基石正如嗜慾不能勞其目,淫邪不能惑其心,從而達到身心統一,形與神俱。“不 危”則德全”。

07 和於術數

所謂“和於術數就是根據正確的養生保 健 方 法 進行 調養 鍛鍊,如心理平衡、生活規律、合理飲食、適 量 運 動、戒菸限酒、不過度勞累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