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》第二十二章中提到“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”,這句話通常被解讀為:放下爭執,以和諧的心態獲得他人的尊敬,從而讓全世界都無法與你爭奪。但《道德經》中的“不爭”真的就是這個意思嗎?認真想想,這種理解似乎有些片面。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先來回顧道家大師莊子講過的兩個故事。
有一次,莊子與弟子們在山上學習時,看到一些伐木工正在砍樹。莊子問他們:“你們覺得哪種樹木最容易被砍?”弟子們回答:“當然是適合做房梁和船隻的樹。”莊子隨後指著一棵高大的臭椿樹問:“那這棵樹為什麼還沒被砍呢?”弟子們感到困惑,於是去詢問伐木工。得知這棵樹因其形狀奇特和木質低劣,根本沒有用處。這意味著,適用的樹木被砍伐,而無用的樹木卻得以存活。弟子們問:“老師,您是想教我們隱藏才華以避免禍害嗎?”莊子微笑著說:“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。”
後來,莊子帶弟子們下山,到了一戶農家。農家主人想殺鵝招待客人,但殺鵝時場面混亂,院子裡一片烏煙瘴氣。然而,門前那隻神態自若、不慌不忙的鵝卻安全無恙。弟子們好奇,問:“為什麼主人不殺這隻鵝?”農家主人笑著說道:“這隻鵝會叫,聲音清脆悅耳,如同山泉流淌,因此我不忍心殺掉它。”於是,這隻特長的鵝得以活命,而那些平凡無奇的鵝卻被淘汰。這兩個故事似乎有些矛盾:究竟是應該隱藏自己的才能,還是應該表現出來呢?弟子們對此感到困惑,向莊子請教。莊子深指出:“君子要在椿木與雁鳥之間找到平衡。當面臨危險時,要懂得隱藏自己的才能;而在能借助才華生存的時機下,則應適時展現自己的特長。同時,還要靈活如龍蛇,環境允許時可像龍一樣在空中翱翔;而在危險時,就需像蛇那樣在地上匍匐,與小蟲共存。”
透過莊子的故事,我們明白在鬥爭與不鬥爭之間,還有第三種選擇。盲目爭鬥可能導致成為眾矢之的,而適當地隱藏與表現才能讓我們在不同環境中找到生存之道。一味謙讓可能讓人覺得軟弱,從而錯失機會,甚至被淘汰。因此,適時爭取和必要時謙讓才是真正的智慧。至於老子的《道德經》為什麼強調“不爭”而不提“爭”,是因為爭鬥是人之常情,無需特別強調。理解並踐行“不爭”理念,樹立和諧友好的形象,可以有效減少競爭帶來的阻礙。只有在機遇成熟時,才能一鳴驚人,騰飛發展。若過早亮相,可能會失去競爭的機會。